“原以为专业生产实习仅仅是深入工厂一线了解专业知识,没想到在与企业家的对话交流中,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刚刚结束2周生产实习的张若菡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在她看来,学院“专业+思政”的模式让专业实习充满了浓浓的“思政味儿”。
6月25日至7月7日,材料学院组织2020级、2021级本科生分赴浙江、河南等地开展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在制定实习计划伊始,学院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多次组织专业研讨,明确要求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实习全过程,深度挖掘实习所在地的丰富育人资源,打造行走的“思政大课堂”
锚定红色“坐标系”,让专业实习“有滋有味”
从嘉兴南湖上的一叶红船,到“中国号”巍巍巨轮的破浪前行;从孕育芦荡火种的沙家浜,到写就鱼水情深的红色沃土;从为民服务的焦裕禄精神,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学院注重将实习内容与地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相结合、与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相结合,组织学生参观“红船精神”发源地嘉兴南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沙家浜、焦裕禄纪念馆以及非遗博物馆等,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中凝聚思想共识、锤炼党性修养。
百年峥嵘映初心,丰功伟绩续华章。在浙江嘉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实习期间,卓越高分子2020级同学们集体前往嘉兴南湖参观学习,红色的火种正是从这里开始以燎原之势传遍全中国。对于今年6月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单子成同学而言,在党的诞生地面向党旗庄严宣誓,这是每一名新党员的光荣与梦想。走进南湖革命纪念馆,一张张弥足珍贵的照片、一件件满载历史的文物、一个个生动复原的场景,让同学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发展历程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
(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
同样收获满满的还有高分子2001班的任骁轩,他和同学们集体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在“一把藤椅”“一床有42个补丁的被子”“36个补丁的褥子”中看到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辉身影,感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热情和昂扬斗志。参观结束后,在带队老师马禹的指导下,同学们进一步结合医疗企业的实习岗位本职,探讨如何立足新时代发扬焦裕禄精神,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现代化医疗体系,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
(同学们围绕焦裕禄精神的时代价值进行深入交流)
搭建实干“大舞台”,让专业实习“有形有效”
“中国制造未来有多牛?”带着这样的思考,同学们分别前往金发科技、巨石集团、晋飞碳纤维、江苏恒神、恒力化纤、浙江脉通智造科技等10余家企业,深入车间流水线“零距离”寻找答案。进入工厂前,卓越复材2002班的苏乐乐同学认为一线的操作只是简单的重复,“没什么高难度”。然而,真正动手学习精密仪器加工、与技术骨干对话交流后,苏乐乐却产生了不少的落差。“通过实习,我发现书本上看似简单的工艺参数,如树脂调配、模具和树脂熔融温度、保压时间等,实际过程中都离不开一线生产工人的经验摸索,从书本到应用,我们需要提升的内容太多了。”无机2001 陶婧怡同学有着同样的感受,“通过参观全氧燃烧玻璃窑炉和玻璃电熔窑炉,我更加生动直观地了解到这两种窑炉运作方式的差异,书本学习教会我们的是原理与方法,只有实践才能追本溯源”。
(对话一线工人)
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生动感受实践课堂中的蕴含的“思政元素”,惊叹于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秉承“人、机、料、法、环、测”的原则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在流水线上,从原料的输送、成型工艺,到最后成品的检测,将“螺丝钉精神”贯彻到每一个细节。植根在专业实习一线的思政课,不仅增强了思政铸魂育人的实效性,更激发了青年学生的奋斗之志。在恒神公司的主楼大厅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殷切嘱托,让参与实习的同学们倍受振奋。“作为复合材料专业的一名本科生,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科技报国的志向,希望未来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为国家航空航天与国防事业提供国际领先的高性能材料,”吕骏同学说道。
(深入工厂开展调研)
下一步,材料学院将持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坚持以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实现课程思政“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功效”显著,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锤炼意志、积累经验,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人生选择和现实行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撰写:吴艾卿
摄影:材料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