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的第一课——线上课堂和课程思政的有益探索
发布人: 星禧   发布时间: 2020-03-02    浏览次数:

面对新冠肺炎,各高校推迟了开学时间。为了贯彻“要求不降低,教学不停顿,研究不中断”的理念,在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同时,高校教师们也在积极备战本学期的课程。为了贴合线下教学和保障学习效果,本学期的《先进材料进展》采用“视频授课+线上答疑”形式,展现“互联网+教育”新模式引导了学生在特别时期认识课程教学内容的新境界,是知识传授和课程育人的有机结合

磨刀不误砍柴工

万事开头难,首次开展线上教学当然面临众多困难,比如如何安排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达到本课程的教学要求与目的,如何确保每位同学的到课情况与听课质量,如何及时并全面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等。但是方法总比困难多,为了提高线上教学质量,本课程主讲老师朱美芳教授首先调整了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并选择了新冠肺炎与先进材料为第一堂课的主题。在此基础上,该课程的学生助教耿雅奇和助教教师王瑞莉搜集了国内外材料领域的专家,如崔屹、江雷教授等的学术讲座视频,旨在增进学生在能源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等领域的了解,填补自身知识空缺。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分别建立了用于发放通知的学生微信群和课堂讨论的企业微信群,有效解决了学生考勤、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批改问题。同时将超星泛雅平台和协同云作为教学课件上传的“后方基地”,方便学生随时下载和观看学习。虽然课程的前期准备花费了教师和助教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些都为课程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夯实基础。

 

课堂讨论截图

“键对键”的云课堂

考虑到每节课程的教学质量,该课程采用课前观看视频,课上语音会议的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反馈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以确保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上课前一天,助教在群里通知开事宜并布置课前任务,同时确认学生的学习条件,对于电脑不在身边、WiFi信号不好的同学及时指导其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尽可能保证学习效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不能因教学环境的限制而做出改变。

在第一堂课上,朱美芳老师围绕课程主题,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关心同学们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情况,特别是身处湖北的同学们,鼓励他们主动分享所在地区的现状。如周昉同学在湖北,所在小区不允许出入,管制相对严格。在课堂上朱老师还结合放弃疫情防控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新时代大学生如何面对新课堂等给予大家以指导。她说,当前疫情形式严峻,开学时间还未定,但是按照教学计划,现在已经属于上课阶段,因此,同学们从心态、作息等方面都要逐渐调整过来,即使在家,也要像在学校一样,做到有计划有规律地学习。通过交流,了解到多数同学,如岳美辰、李星浩等每天都会安排学习时间,坚持阅读文献,学习软件;还有同学已经开始了课题组的工作。当然也存在作息还不规律的问题,还有同学在农村老家,网络信号不好导致学习条件不足,但也在积极想办法克服。老师的关心让身处不同省市的同学倍感温暖,学习的激情也跟着提了上来。一个半小时的课堂就这样在老师同学们你一言我一句地交流中结束了。会后,朱老师还不忘在群里感谢大家的配合,助教也总结反思了第一堂课出现的问题,为下次课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相关课堂内容讨论截图

《先进材料进展》线上第一课的顺利完成,也是给因疫情无法见面的师生一次全新的体验。尽管云课堂是面对疫情采取的特殊形式,但也为推动教学新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探索尤其是师生在云平台上的热烈讨论,真正体现了疫情只能隔离我们的身体,但隔离不了我们的交流和学习,隔不了师生之间的爱。目前依然处于抗的关键时期,老师同学们面临的困难比往常要多,但是困难不可怕,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只要大家有信心,携手共进,就像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一样,迎难而上,共克时艰,相信很快就会迎来春暖花开,待时再相聚,共赴美好明天。

                                                      

撰写人:王瑞莉,耿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