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简介:
周继寒博士于2009年和2014年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学院分别获得化学学士学位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学位(导师:梁德海教授)。在此期间主要研究高分子物理、聚电解质复合以及基于聚电解质复合的多肽基因载体构筑。博士期间于2011年至2012年在牛津大学物理学院Sonia Contera博士课题组从事富勒烯与脂质体复合结构的机械性能研究。从2014年到2019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与天文学院、加州纳米系统研究所(合作导师:Jianwei Miao教授)以及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国家电镜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与天文学院助理项目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多维原子分辨率的电子重构成像、电子能量色散能谱、多模式电子成像等现代电子显微学分析方法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尤其在原子分辨三维电子重构成像的基础上创新开发了时间分辨的原子分辨四维电子成像(4D-AET),发表在Nature正刊。目前已发表SCI论文31篇,申请4项中国国家专利,其中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3篇。
报告摘要:
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决定了物质的物理性质。要在最基本的尺度上认识材料结构与功能,精确定位原子的三维位置尤为重要。X射线晶体学在确定完美晶体的三维原子结构上取得了重大成功,然而完美晶体在自然界中极少存在,很多材料的性能直接取决于空位、表面重构、点缺陷、晶界缺陷、位错等等,晶体学无法准确获得这些缺陷原子的排列。更重要的是,这些非完美晶体的结构还可能在外界刺激下(例如加热、应力等等)演变成不同的结构,而这些动力学过程目前在原子分辨尺度下的变化尚不清楚。报告人利用原子分辨三维电子成像(Atomic Electron Tomography, AET)对催化材料镍铂纳米颗粒以及功能磁性材料铁铂纳米颗粒的进行研究,并精确定位颗粒中原子的化学组成与位置坐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时间维度,在四维原子分辨尺度上观测到了铁铂材料中早期晶体成核的动力学,在单原子的水平上跟踪了金属合金纳米颗粒的随着外界退火刺激下不同时间的变化,并且揭示了颗粒中不同晶核在不同时间存在着成长、波动以及消融等多种情况。这一工作跟踪了‘前所未见’的成核过程——捕获原子在四维原子分辨率下的重排。这一发现与现有的晶体成核理论相悖,很助于我们发现并提出一种全新的普适晶体成核理论。